Sunday, 7 January 2007

树立族群与宗教和谐的好榜样 05/01/2007

树立族群与宗教和谐的好榜样
  • 联合早报 @ 今日观点

新年伊始,新加坡在同一天里迎来的是两项重要的宗教活动,更确切地说,是不同宗教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从李显龙总理和黄根成副总理分别出席及发表演说,我们可以知道这两项活动是非常受到重视的。

  “世界宗教与追求和平共存论坛”以及“宗教联谊晚宴”分别在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博览中心举行,两者不只在同一天里举行,也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宗教必须和谐和进行良性的互动。在世界各地弥漫着宗教冲突与战火硝烟之际,这样的呼声尤其显得重要和可贵。

  这类活动的举行也凸显了新加坡的特殊地位。作为一个能长期保持族群和宗教和谐的国家,正如来自澳洲的净空法师所说的,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宗教及族群团结的良好典范。除此之外,我们觉得,新加坡在促进世界宗教和谐与良性互动方面,也可以扮演一个角色。

  上述宗教论坛的联办单位是国大博学计划、巴阿维回教堂和宗教联谊会,晚宴的联办单位则包括新加坡天主教大主教区、印度教基金管理会、新加坡道教总会、巴阿维回教堂以及另外14个宗教团体。论坛的参与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界代表也都在晚宴上碰头,两千多人济济一堂,是历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宗教联谊晚会,堪称宗教界的盛事。

  然而,更大的宗教盛会可能还在后头。种种迹象显示,酝酿一场世界性宗教对话的工作已经展开,势头也在逐步加快。去年11月间,“那烂陀—南亚与东亚的佛教文化联系”国际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就是一项标杆性的活动。印度将在那烂陀佛教古迹附近兴建一所国际大学和图书馆,希望借此重新散发古代那烂陀寺作为一个世界宗教与学术中心的智慧光芒。新加坡在这个那烂陀复兴计划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因此引起举世瞩目。

  宗教、文化与文明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和印度亚洲两大经济体的崛起,亚洲文明的复兴必将随之而来。因此,在这个时候来推动各国宗教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推动宗教文化间的良性互动,是很有远见的做法。同样在去年11月,国务资政吴作栋访问教廷梵蒂冈,向教廷国务卿提出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新加坡举行世界跨宗教对话会的建议。新加坡的眼光也由亚洲进一步投射到全世界。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一个蕞尔小国,新加坡的这种举动应该被正确地理解为它具有非常强烈的意愿,不只要做到国内族群和宗教和谐互信,也希望推己及人,使到亚洲以至全世界的主要宗教都能通过积极的互动,建立互信和宽容,共促世界和平,共谋人类福祉。出发点是良善的,其意愿也是崇高的。

  当然,要对人类和平与福祉有所贡献,我们必须先由自己做起,在宗教与族群和谐团结上树立榜样。在维持宗教和谐与族群团结方面,新加坡政府的确已经树立了治理的典范,如确保政教分离,通过《宗教和谐法令》,成立种族互信圈,推行“社区参与计划”,设立全国种族与宗教和谐常务委员会等等。在今日新加坡的宗教和种族和谐背后,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是大家都可以感觉得到的。新加坡要扮演更大的角色,人民和各宗教的领袖和信众,也必须发挥主动性,通过实际的行动,建立全面的对话和交流机制,达成全面的宗教融洽,树立社会和谐的典范。

盗用网络及虚报爆炸 阿兵哥被控滥用电脑 05/01/2007

盗用网络及虚报爆炸 阿兵哥被控滥用电脑
  • 联合早报
 一名青年因涉嫌在一年内,前后60次盗用9个人的无线网络上网以及一次在网上聊天室虚报爆炸事件,结果被控上法庭。
  被告林镇煌(21岁,服役人员)皮肤黝黑、身材高瘦。他昨天穿黑色有领汗衫上庭,面控时神情紧张。
  他相信是继已辍学的理工学院生陈佳洛(17岁,洋名Garyl)之后,第二名涉嫌盗用他人无线网络而被提控的青年。
  被告总共面对60项指他盗用网络服务,触犯了电脑滥用法令的罪名。
  综合控状显示,被告林镇煌是在2005年2月间至2006年2月间,前后60次盗用9个人的新网(Singnet)或星和无线网络服务上网。
  他也面对另一项则指他网上聊天室虚报大巴窑有炸弹袭击,触犯电信法令的控状。
  这项控状则指他在2005年7月22日凌晨4时04分,使用自己的网上聊天室户头,在网上聊天室张贴留言谎称:“突发新闻--大巴窑发生炸弹袭击”。
  他也涉嫌在留言中说,据谣传,发生炸弹袭击的是大巴窑巴士转换站。
最高罚万元监三年
  在电脑滥用法令的有关条文下,被告一旦罪名成立,可被判最高1万元,坐牢最长3年,或两者兼施。
至于电信法令下的有关条文,被告则可被判坐牢最长七年,或罚款5万元,或两者兼施。
  被告告诉法官,他有意认罪,但是由于他的祖母刚过世,他因此要求将案件展期一个星期。
  法官问被告他的父母在哪里,被告答说他们过后会到法庭保释他。
  法官于是把案件展期至本月12日进行审前会议,并准许被告以2万元保释在外。(人名译音)

Tuesday, 2 January 2007

小人物也有梦想,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小人物也有梦想

● 陆彩霞 卢丽珊 王慧容
邬福梁(摄)

  过去这一年,你的人生经历,为你增添了什么?

  是喜悦、是动力、是彷徨,或是无奈?

  每一个人都有故事,即使他只是社会上的小人物。这些在你周遭的‘路人甲’,他的经历,他的梦想,可能看似微不足道。

  但是,或许,这也是你的故事。

清洁女工

《早报星期天》去年11月12日刊登在“想法”版的文章“我妈得了最佳清洁员工奖”,引起不少人注意,进而关注为我们环境清洁尽心尽力的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福利。文中的清洁员工接受本报访问,谈她的生活,她的心声,她那看似平淡无奇的愿望。

无论做什么工作,人都是平等的”
陆彩霞 报道

  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全年没有休假、没有花红、没有医药福利,只为一天30多元收入。

  这就是去年“最佳清洁员工奖”得奖者郭月卿(51岁)的工作写照。

  郭月卿当厕所清洁员工10年,过去5年在红山中熟食中心工作,负责打理公厕。她的收入来自57个摊贩每月支付的6元和向其他使用者征收的一角钱“厕所费”。扣除了买清洁用具和厕纸的成本,她每月仅赚六七百元。

  为了这笔收入,郭月卿几乎全年不休假,就连农历新年也要清洗和检查厕所。72岁的母亲和另有工作的丈夫,也会轮流帮她看顾厕所。

  她说:“公共假日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分别,也得照样工作,生病也得做。有时假日会特别冷清,一天收入还不到10元,但也得从早做到晚。”

  除了收入少,清理厕所也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郭月卿每天起早摸黑,清晨6时就开工,直到晚上9时收工。为保持厕所清洁,她一天清洗3次,间中更常常在里头又抹又擦。

  尽管她如此勤快,厕所常常还是会在她清理不久后又变脏。有食客不知情,抱怨她没把厕所洗干净。

  她说:“有时喝醉的食客在里头呕吐,出来又不告诉我。发现才刚洗干净的厕所又被人吐了一地,真的是很‘gek sim’(福建话:痛心)。”

“一些人认为付了钱就什么都不用管。有时我看到有人没抽水,会开口提醒。有的人会不好意思地道歉,有的人则脸黑黑,睬也不睬就走开。”

  一角钱“厕所费”,决定了郭月卿收入的多寡。但当她碰到执意不付钱的人时,尽管十分无奈,也束手无策。

  她叹息道:“只是一毛两毛,也就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他们讨钱,他们还不高兴呢。”

  除缺乏公德心和不肯付钱的使用者,还有一种人让郭月卿感到“怕怕”。这就是在厕所内遗漏东西的人。

  她说:“偶尔会有人来问我是否找到他们遗失的物品。当我说没有,有些人就用怀疑的眼神看我。进出公共厕所的人这么多,被别人捡去也不奇怪,但就是有人瞧不起清洁工,不相信我们的话。”  

  在工作上尽心尽力的她,鲜少获得他人的赞许,反而得经常忍受批评。长久的耕耘换来了今年的“最佳清洁员工奖”,让郭月卿感到既高兴又意外。

  她说:“我从不晓得有这么一个奖项,也没料到自己会得奖。在台上从总理手中接过奖项时,感到蛮紧张的!”

  虽然奖项是一份难得的肯定,但它毕竟没有为郭月卿的工作带来任何改善——薪水没因此增加。但她不仅不抱怨,还非常知足,天天只求三餐温饱,儿女孝顺。

  育有一对儿女的郭月卿说,她很庆幸孩子都很懂事,了解家里经济情况,并会为父母设想。

  她说:“我的女儿自己申请奖学金念书,一点也不需我操心。儿子也做兼职工赚学费。他们都很乖。”

虽然儿女都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工作,但郭月卿表示自己若一天还有能力工作,就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她说:“我现在只希望他们有能力照顾自己,等将来他们更有能力时再来照顾我。”

  对于工作,郭月卿也没有太大要求,只希望人们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像她一样的清洁工人。

  当记者问她有什么话想告诉其他新加坡人时,从没念过书的她简单地回答:“很多人认为没本事的人才当清洁工,但我觉得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平等对待。”


女佣

外国客工和女佣已是我们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离乡背井,远赴他乡干粗活,也只为圆梦。
背井离乡 有温情处是家乡

卢丽珊 报道

  菲律宾女佣妮茜(Ness Calderon,57岁)瘦小的身影在人头窜动的竹脚巴刹穿梭,熟练地向不同摊贩讨价还价。那一刻,她不是异乡人,反而更像新加坡人。

  她那天不是为雇主买菜,而是为了儿子烹煮圣诞大餐。这是她16年来第一次和儿子共度圣诞节。

  妮茜在刚过去的圣诞节前夕受访。她来新加坡工作近17年,一次也不曾回过菲律宾。

她看起来和其他女佣没什么两样,但是过去15年来,她利用每星期的休息日到巴耶尼翰中心(Bayanihan Center)当义工。四年前开始,她还义务教导女佣烹调印度和泰国菜肴。

  她说:“我在两个儿子念高中的时候出来工作,目的是供他们上大学。我到中心一方面可打发时间,讲自己的家乡话,也可以协助辅导前来工作的年轻女佣。”

  也许熬过真正的悲痛,她才能以宽大的胸怀去关怀每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同乡人。

  她说:“刚过来的时候,生活和语言非常不适应。我母亲在我来新加坡的一个月后忽然去世,家人怕我难过,瞒了三个月才告诉我。”

  说起十多年前的事,我还能感觉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巴耶尼翰中心在1992年由“菲律宾海外工人”组织利用巴西班让路43号旧校舍设立。刚开始学员只有60人,到去年增加到627人。他们不限于菲律宾人,也收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尼女佣。课程包括电脑、老人护理、缝纫、烹饪、英文和美容等。这些技能能帮助女佣回国后找工作或创业。

  每次上课大约20人。上课前妮茜须到巴刹购买烹饪课所需材料。她谦虚地说:“我的雇主是澳洲籍印度人,她教我煮很多印度菜肴,由于做得还可以,她就鼓励我把厨艺传给其他女佣。”

  妮茜表示,课程安排很灵活,主要根据学员的需要来安排,例如雇主希望她们煮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中心也有其他义务女佣专门教导中餐和西餐。她说:“每次到中心,心里都觉得很愉快,帮助她们把菜做得更好,将使她们和雇主有更好的关系。”

  她的小儿子和媳妇前年来新加坡工作两年,她的面容从此写满喜悦。她对记者说:“我16年没有和儿子庆祝圣诞了,虽然雇主出国,但她今晚允许我请儿子过来一起庆祝,我终于可以煮给他吃了。”

  外籍女佣和新加坡人一样,在本地也有同样的法定退休年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宽限一、两年。妮茜几年后将面临去留,可她脸上并没有对归程表现出明显期待。

她一直重复地说,雇主把她当家人对待,对她非常好,但这个国和“家”到头来似乎没有她的容身之地。

  只要有温情,暂时的家也是家。

   
饮水思源 孪生兄弟当华助会义工


贫寒子弟
各族群自助会,为家境贫寒的子弟打开一扇门,尽量拉近他们与其他同学的起跑点距离。曾受惠于华助会的邱氏兄弟,饮水思源,投回华助会怀抱,一心一意地帮助像他们那样曾经需要帮助的人。

王慧容 报道

  跟一般大学生一样,邱荣辉(22岁)和邱荣煌这对孪生兄弟把精神集中在学业上,并通过逛街、打电玩、看电影等活动松懈身心。

  他们也希望毕业后找一份稳定工作,快快乐乐过日子。

  除对未来寄予信心与希望,他们对目前的生活也很珍惜和知足,更热切地帮助功课差、低收入家庭小朋友解决学习的难题。

  从文礼小学、锦文中学到裕廊初级学院,他们读的是邻里学校,成绩也属中等。兄弟俩了解他们并非学业“精英”,物质生活也因为父亲是家中唯一经济支柱而不充裕,但或许因为如此,他们更能体恤贫苦学生应付学业的困境。

邱荣辉说:“升上大学后,了解大学的功课很难,反而更想帮助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希望替他们打好基础。

  “有些小孩功课上遇到难题,却因为怕老师而不敢问,朋友又不肯帮忙,所以就想要帮他们。”

  兄弟俩就读中三时曾参加华社自助会的补习班补英文,前年接到华助会来信,邀请他们到学生服务中心当义工,为加入功课督导小组的小学生举办活动,协助他们搞好学业。

  邱荣辉和荣煌毫不犹豫,抱着“无妨一试”心理接下当义工的任务。他们从去年3月起,每星期六到裕廊学生服务中心为小四到小六的学生举办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并指导他们的课业。

  当上了义工,邱荣辉和荣煌从小学生自然流露的纯真性情感受到喜悦,也对能传授知识给他们感到满足。

  邱荣煌说:“我们认为,不可能有笨的学生,只有懒惰的学生,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拥有更多物质享受,难免会把时间花在电动游戏等,所以我们常鼓励前来补习的学生要多努力求学。”

  或许是从小家庭经济就不是很好,他们不随意乱花钱,更了解要尽力搞好学业以不辜负父母期望。邱荣辉目前在南洋理工大学修读机械工程,邱荣煌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主修数学的学生。

  邱荣辉坦言,担任递送员的父亲每月2000元的收入养一家五口很不容易,因此他们做很多事情都抱着“做好本分,但不强求”的心理。他说:“我们不会因为周围的朋友比我们富裕而若有所失”。邱荣煌也搭腔:“有钱人也有他们的烦恼。”事实上,他们意识到父亲虽然收入微薄,却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一些基本的物质他们从不缺乏。

  因此,尽管他们和父亲不常交心谈话,却在心中一直钦佩他、感激他。

  谈到去年发生的最难忘事,邱荣煌想了想,眼眶微红地说:“父亲的心脏问题恶化,我们差点失去他。当时我才发现,除了学业,生命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也因为经历了几乎失去亲人的惶恐,他们更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和一般年轻人想要自我实现的想法不同,邱荣辉的要求是未来能“珍惜所有,知足常乐”,而邱荣煌的心愿则是“父亲能给我的,我以后也能给我的子女。”

社会公益篇+消费篇

社会公益

设慈善理事会
推动良好慈善监管机制


●刘慧芬报道

慈善界去年出现好些变化,除了把慈善总监(Commissioner of Charities)职务从财政部转到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外,政府也设立慈善理事会,以推动良好的慈善监管机制。

  环境与水源部原第一副常任秘书刘北扬在9月1日调任慈善总监。

  另外,11个中央基金执行者(Central Fund Administrators)已整编为6个部门执行者(Sector Administrators),以协助慈善总监监管慈善团体和公益机构。

  慈善总监在11月也宣布加紧监管慈善团体的注册程序,计划从更严格评估慈善团体注册申请、更密切监督新成立慈善组织,以及列明注册与撤销注册的条件这三方面着手。慈善总监准备征询公众和慈善团体的意见,探讨如何加强慈善团体注册程序。

  至于慈善理事会,主席由安永会计事务所主席方爱莲担任。她将领导14名理事会成员,在慈善界推动良好的监管机制。

  此外,公益机构理事会前年提出公益机构必须遵从的准则,已从去年7月1日起推行,包括所有公益机构进行公开筹款时须符合全年筹款开销不得超过筹得款项30%规定。

  有关慈善事业的事件发展还包括因管理方式和财务管理不当而公益机构资格被取消的新加坡聋人协会,经国家福利理事会检讨它的运作后,在去年9月重获公益机构资格。

  在这之前,有21年历史的慈善机构“青年挑战者”(Youth Challenge),因管理方式和财务管理出问题,8月遭慈善总监介入调查。“青年挑战者”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几天后全体辞职,以方便慈善总监彻底调查。

社区关怀基金获额外拨款

  社青体部去年3月宣布在未来两年投入额外的1亿元,推行各项计划帮助贫困家庭。当中7000万元用来帮助贫困家庭的少年儿童,其余3000万元充作就业奖励配套。

●两个官方红娘机构“下放”为单身者主办社交活动的职务

  社交发展署(SDU)和社交俱乐部(SDS)分别让私人机构及公民咨询委员会选出的“家庭生活领袖”,在提供红娘服务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

  这两个官方红娘机构转而扮演监督业者的角色,与业者分享良好作业方式,并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和支援,从而推广品质好、道德高和信誉佳的红娘机构。

  社青体部将在今年中推出鉴定红娘服务业者资格的计划,所有经鉴定的机构必须确保会员资料不外泄,它们也将持有社交发展署标志。为单身者举办崭新社交活动和服务的公司,即日起可向社青体部属下的“红线基金”申请最高5万元资金,以抵销最高八成的成本。

●亲家庭认证计划

  “塑造亲家庭环境”工作小组推出“亲家庭认证计划”,肯定商家打造亲家庭环境的努力。在亲家庭策略、服务水平、设施、顾客满意及业务增长达到标准的商家,可获得新加坡生产力协会颁发“亲家庭标志”作为认证。

●托儿所延长时间
  47家托儿所响应家长的呼吁,把每天的关门时间从傍晚7时延迟15分钟到一个小时,其中两家甚至允许家长最迟晚上8时30分接孩子回家。

●全国家庭理事会
  由志愿福利团体、教育界和私人企业代表组成的17人小组,组成全新的全国家庭委员会,负责推广建立稳固家庭的重要性。它取代“重亲情,享天伦”工委会,并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工委会的工作。

加强残疾服务指导委员会
  社青体部去年9月宣布设立“加强残疾服务五年总蓝图”指导委员会,检讨残疾服务,并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和整合规划总蓝图。他们将在今年初提呈建议书。委员会分三个工作小组,分别针对初期治疗、技能培训和就业,以及社区和居家护理进行探讨。

************************************************************************************

消费

为加强社会安全网
调高消费税「开源」


●刘慧芬报道

  李显龙总理去年底宣布,消费税将从5%上调到7%,以增加财政盈余来加强社会安全网,帮助低收入家庭。

  他说,政府决定通过调高消费税“开源”,应付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包括资助就业奖励、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医疗保健、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开支。不过,为了未雨绸缪,消费税的新增收入需要保留一部分,以应付突发情况。

  他承诺,透过政府为配合增收消费税而推出的抵消配套,低收入人群将获得很多优惠,生活负担不会因此加重;政府也不会忽略中等入息家庭。

  新消费税到底何时实施,是否一次过调高两个百分点,或分阶段调高,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任何“起价”消息都不会令人高兴。接下来就有待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尚达曼在下月15日向国会发表2007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时公布细节,看政府如何化解民怨。

●去年首季,咖啡起价成为热门话题。

  福州和琼侨咖啡酒餐商公会属下咖啡店所售卖的咖啡和茶,去年3月16日起每杯涨价1角。不过,公会不硬性规定业者起价,任由业者自行决定。

  咖啡起价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增加,比如咖啡豆、白糖、柴油、人工薪金等,近几年水涨船高。为提高透明度,两个公会和全国商联总会鼓励所有咖啡店会员张贴价目表,列明各种饮料售价,方便消费者选择。

  再来就是鸡蛋和猪肉价格,从去年11月开始,几乎每星期上调一分。

  马来西亚饲料价格最近上涨多达50%,母鸡的售价也调高,许多农场因此提早“淘汰”母鸡,把它们宰杀后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导致鸡蛋供应减少。

  本地进口的猪肉,价格也因最大货源地澳洲持续干旱,导致当地饲料价格在过去半年上涨多达70%而水涨船高。去年11月,澳洲的猪肉价格比前年同期高出15%。

  ●去年10月初,新加坡消费者协会向法庭申请禁制令,禁止一家多次违反公平交易法令的分时度假公司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手法经营业务。

  这是消协为保护消费者利益,首次依据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法令所赋予的权力,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对付采取不公平交易手法的公司。

  ●国际原油及汽油批发价时起时落,使汽油零售价跟着波动,驾车者如果选择继续驾车,只能“忍气吞声”。

教育篇:回顾2006

联合早报●新加坡新闻
2007-01-02

● 潘星华 刘慧芬

●教育篇:废除小学分流 潘星华报道

  2006年教育部有四件大事引人瞩目:一、换了领导班子;二、废除推行超过25年的小学分流制度,致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质,以创造“行行出状元”的教育景观;三、改善师生福利;四、改进华文和英文教学。
  去年5月大选后,教育部政治职务领导班子换了一半,分工也有了改变。部长依旧是尚达曼,但他也兼管大学事务。
  新的政务部长吕德耀监督英文教改、掌管小学至初院教育、负责师资聘用与发展。原任政务部长颜金勇则掌管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局教育、华文教改,照顾有特别需要学生,以及加强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学校联系。高级政务次长马善高负责照顾低收入家庭学生、辨识小学低年级有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减少辍学率。

  ●教育部精益求精,推出新措施,创造新的教育景观:

  *2008年正式废除小学分流。小五和小六的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以“普通水平”和“基础水平”两种不同程度的“科目分班”取代;
*2008年起停办中学高才班,让开办直通车综合课程的学校更自主及多样化发展高才教育;
  *今年起设立北烁学校,为小六会考两次不及格学生开办三年制中学课程。
  *去年10月起,在理工学院陆续为中学推出“高级选修单元”,提供可应用、实践的学习方式,发掘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和潜能。
  *为未受过学前教育或英文水平较低的学前学童举办“小一入学预备班”,学习英语及和班上同学交流,做好入学前准备。

  ●教育部也致力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福利:

  *拨款2亿5000万元,在未来3年为教师调整待遇、提升专业水平、提供专业辅助、吸引和留住好教师;
  *去年6月至2010年,教育部逐步分派10名全职教师及资助学校聘请最多10名合约辅助教师;
  *调高低收入家庭收入顶限,让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能申请学校援助金。
  *调高有资格领取“教育储蓄优异助学金”的家庭月入,从3000元调到4000元,这能让5万7000名学生受益;
  *拨款4800万元设立“进取基金”,津贴低收入家庭学生购买电脑、参加深广课程和到国外参加浸濡活动;
*简化从海外回国学生的入学手续。

  ●华文和英文教学新措施:

  *小学华文“单元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法”今年推广到所有小一和小二,2010年推广到小六;
  *“英文种子教学计划”和“学习支援计划”今年扩展到所有小学;
  *在初院开办英文语文特选课程、增设英文高级主修和英文高级副修科目;
  *为每所学校增加华文和英文教师。